当前位置:首页 > 资产财务 > 审计报告

工程项目跟踪审计报告

时间:2024-12-14 12:13:39 审计报告

工程项目跟踪审计报告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在写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下面是云范文帮大家整理的工程项目跟踪审计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工程项目跟踪审计报告

工程项目跟踪审计报告1

  一、建筑工程项目跟踪审计的作用

  ㈠防止工程款超付现象

  建筑工程跟踪审计有利于合理控制建筑工程成本,避免浪费工程资金。审计工作人员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定期进行工程审计工作,支付建筑工程款,这种建筑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管理模式能够避免工程款超付现象发生,规避建筑企业与施工单位因工程款发生纠纷,保障双方的收益。

  ㈡降低审计检查风险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进行跟踪审计工作,合理控制建筑工程资源使用情况,杜绝浪费现象。审计员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控制时,能够对工程施工的每个阶段进行审计,及时发现问题上报有关部门,规避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因没有监督而造成风险损失,达到降低工程审计检查风险。

  ㈢提升工程质量

  建筑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包括施工前的工程设计、物资采购、施工过程审计管理、竣工后的项目款结算工作等。跟踪建筑工程全过程进行审计工作,合理控制工程施工总体运行,规范工程各阶段的工作行为。通过控制物资采购的质量、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建筑工程竣工管理监督,增强工程施工安全,节约建筑工程成本,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

  ㈣有助于完善监督体制

  目前,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社会大众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建筑行业内部缺少完善的工程监督机制,无法对建筑工程项目实施有效的监督,控制施工工序。推行建筑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管理,实现对工程项目全过程的监控,及时发现建筑工程的每个环节的问题,上报有关部门找到解决方案,规避工程建筑风险。同时,跟踪审计工作可以有效监督工程造价管理,实现工程款使用透明度,杜绝出现腐败现象,逐渐完善建筑行业的监督机制。

  二、工程跟踪审计相关建议

  ㈠建筑工程施工前跟踪审计

  建筑工程施工前的跟踪审计工作包括工程投资、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管理。设计部门进行工程项目实施可行性的调查研究,提出建筑工程的评估报告和审查报告。合理控制建筑工程的图纸方案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筹备工程款等阶段的审计工作,在建筑工程施工前要做好开工前的内部流程设计、内部控制以及职责分工等关于施工前跟踪审计。需要注意四点要求:第一,审计建筑工程的工程资金。主要工作包括工程资金来源是否合理、资金是否达到建筑工程标准,资金是否需要存储等,满足建筑工程资金的相关需求。第二,需要对建筑工程项目相关文件进行审计。主要文件有工程施工可行性调研报告、工程风险效益评估报告、建筑工程用地资格审批、建筑工程的施工许可证、建筑工程的规划书以及工程环保相关计划书等,工程相关文件要保证其真实性、清楚标注建筑工程项目以及建筑企业名称等。第三,保证对建筑工程全过程进行跟踪审计,避免落下某环节,从而影响工程项目施工进度。同时审计人员要考虑工程项目所有不稳定因素,提出规避方案,合理控制工程资金使用,避免工程成本超预算情况出现。第四,在建筑工程投标阶段,加强对投标程序、投标文件的审计,保证施工合同签订的合法安全。

  (二)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跟踪审计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审计工作深入到工程施工现场的各环节,主要监督施工材料的价格和隐蔽工程量两部分。第一,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很多隐蔽工程项目,这些工程质量对建筑工程总质量的影响很大,因此进行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跟踪审计,要仔细记录工程项目的`工程量、项目版块。审计工作人员需要加强对隐蔽工程的监督,避免隐蔽工程发生偷工减料隋况,提高隐蔽工程质量安全。第二,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跟踪审计需要施工单位的全力配合,所以审计部门加强与施工单位、工程质量监理单位的沟通交流,保证建筑工程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提高工程项目质量。第三,加强工程项目施工原料价格控制。合理签订工程原料供给合同,若依据原料供给合同进行审计工作,需要严格审查供应商提供施工材料的质量与规格,规避工程施工风险。第四,为提高建筑工程审计质量,需要进行建筑原料市场价格调查,节省工程成本,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如果施工单位进行材料采购工作,审计单位需要严格控制采购施工材料的各环节,控制材料质量,节省工程材料成本。

  ㈡建筑工程竣工后跟踪审计

  建筑工程竣工后,施工单位需要审计部门结算工程款。审计工作人员需要现场核查建筑工程竣工情况、检查施工材料使用,合理进行工程项目审核与验收工作。在工程竣工阶段进行审计时,要注意隐蔽工程的核查工作,保证隐蔽工程的质量且需要进行二次审核。同时,跟踪审计组还可与一些内部审计机构达成协议,为施工方准备一些资料进行初审。关于竣工后的跟踪审计,需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首先,严把工程量计算关。例如,审计工程量计算与定额的计算是否一致、图纸与施工签证是否符合。其次,应该对定额套用进行审核,在对结算单价与报价进行详细的审核后,并且根据相关规定去对结算定额进行分析与对比。对定额套用是否合理进行严格的判断,监测有没有出现利用该项目套取资金的现象发生等。再次,对工程的相关费用进行审核,具体针对工程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进行检查。最后,严把材料的价格差异关。例如,材料质量存在着差异、材料价格差有没有按照市场价和相关预算来处理、施工单位所领用的各种材料有没有收取回扣的现象、施工企业的相关手续以及采购材料的证件是否齐全等。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涵盖了工程立项、工程设计、招投标、工程施工及工程竣工的全过程,涉及的单位较多所以提高了审计工作的难度。因此,要求工程审计人员提高专业技能,加强实践,克服建筑工程跟踪审计工作中的困难,提高我国建筑工程跟踪审计水平。

工程项目跟踪审计报告2

  一、理论基础―持续审计理论

  目前,理论界对持续审计的含义还没有达成一致,比较有代表性的主要是以下两种:1999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在其研究报告《持续审计》中这样定义持续审计:在相关被审计事项发生或发生不久,由独立审计人员提供一系列即时的审计报告,对被审计事项进行书面确认的一种方法。20xx年,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在全球技术审计指南中指出:持续审计是一种以更加频繁的方式来自动执行控制和风险评估的方法,实现了对交易样本的周期性测试向连续性测试的转变。

  满足审计目标的基本前提是审计人员应充分理解审计程序和持续审计技术,还应了解相关的行业、组织、控制等;持续审计目标确定以后,审计人员应向高级管理人员解释持续审计的概念和目标,争取获取管理层的支持;获取管理层的支持后,审计人员应根据企业的管理层是否建立了控制框架以及功能程序用以评估控制和风险水平来确定测试的范围,如果管理层已充分建立,则审计人员可以高度依赖管理层报告的控制和风险水平,如果未充分建立,则审计人员应采取自己的控制和风险评估程序;审计人员应根据确定的审计目标和审计范围,决定所需要的信息以及这些信息可能的数据源;所需要的信息以及信息可能的数据源确定以后,审计人员应与管理层协商,获取访问这些信息的权限,这里所说的信息是指与企业内部和外部相关的电子信息。数据获取后,应对数据进行适当的分析,以期对纠正交易和控制缺陷起到积极的作用;获取访问权限后,审计人员不仅要理解企业的信息系统,还应通过评价流程图、访问流程编制人员来了解企业的经营流程;审计人员应根据自身的专业技能,通过风险评估来确定哪些控制需要进行测试,识别关键控制和风险水平的大小,并根据风险水平对风险进行排序;通过与预先设定的标准进行对比,检查是否有例外事项出现。如果交易过程中数据没有出现异常,并且没有违反内部控制行为的发生,持续审计系统则不会生成违例报告,系统生成的审计报告表明:当前环境下,企业信息系统中的交易和业务过程是有效的。如果存在异常情况或者有违反内部控制的行为发生,持续审计系统将会自动暂停该交易或行为,生成违例报告,审计人员应分析违例产生的原因,并及时提出解决对策。违例行为得到有效地解决后,持续审计系统会恢复暂停的交易或行为。

  当前,信息技术不断发展进步,各领域的会计审计都引入了信息系统,为持续审计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持续审计使得审计行为完成了从定期审计向高频率的实时审计的转变,大大增加了审计的强度,更加强调事前和事中审计,审计报告也完成了从定期报告向不定期实时报告的转变,缩短了审计报告的周期。通过风险评估和设置的关键控制点及时发现存在的异常情况,对错误、舞弊等机会主义行为起到有效地抑制作用,有效地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的效率和质量。持续审计的高自动化水平,还能有效地降低审计成本,节约审计资源。

  二、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流程的现状

  第一,相关法规不完善,法制建设滞后审计实践。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是实时进行的一种动态审计,审计人员承担着重大的责任和风险,这就需要相关的审计法规作为支撑和规范。目前,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在不同程度的试行,在实践中已形成了一套跟踪审计实践的操作流程和规范。虽然20xx年9月1日实行的《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4号―内部审计》从内部审计行业规范的角度对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流程提供了指导,但是还未建立一套与跟踪审计流程相关的法律法规,没有系统地上升到审计规范层面。

  第二,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流程的实施缺乏有利的审计环境。开展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必须得到相关业务管理部门的协助和配合,缺乏协助和配合,审计工作将难以维续。建设项目涉及建设、施工、监理、财务、审计、纪检监察等多个部门,缺乏科学的统筹协调,很容易出现建设项目监督管理的交叉和盲点,影响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第三,审计流程在实施中,审计力量及审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尚难适应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实际要求。一方面,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具有审计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技术难度大,专业性强,不仅涉及审计方面,而且涵盖建筑规划、图纸设计、施工技术、财务管理、法律等各个方面,加之跟踪审计形式和内容具有新变化、新特点,所以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需要自身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综合性人才。为了适应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特殊性和复杂性的要求,审计人员应要具备工程、管理、财务、审计、设计、法律等方面的综合知识。另一方面,要能熟练应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审计手段,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把握审计质量。此外,也需要进行不断的知识更新,提升审计技能和个人素质。

  三、实现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流程优化的路径

  1。确立全过程跟踪审计理念

  全过程跟踪审计是国家审计发展的新兴方式,是一种创新的审计模式。它打破了基建审计以事后审计为主的传统审计模式,对基建项目从源头到终结的各个阶段进行动态和静态的监控,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审计,对及时发现基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减少损失浪费,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确保工程质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投资效果,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预警作用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

  审计人员应充分认识到开展全过程跟踪审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确立全过程跟踪审计理念。具体表现为:前移审计关口,制定审计计划时突出重点,把握工程项目的风险高发环节,着眼防范,发挥审计的预防功能;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全程审计,滚动实施,实现审计的识别揭露功能;根据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建议,督促被审计单位及时整改,并对整改的情况进行后续审计,实现审计的抵御修复功能。使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有机的结合起来。抓好各个环节的关键控制点,对立项决策阶段、工程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合同设计与签订阶段、施工阶段、隐蔽工程验收阶段、设计变更阶段、竣工验收阶段的主要风险点设立关键控制措施,有效地防范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风险。

  2。提升全过程跟踪审计人员能力

  高质量的审计,来源于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要做好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必须有一支优秀的、高素质的审计人才队伍,包括专业知识、职业技能。

  首先,持续更新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是一个非常专业的、科学的、系统的工程,是集工程、合同、监理、财务、审计、法律为一体的综合性工作,要求审计人员具备各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由于审计专业技术知识更新快、信息量大,要求审计人员不断学习,尽快实现知识的更新换代,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使自己成为在相关专业上可以替补的复合型人才,做到一专多能,适应审计工作的新要求。根据建设项目审计人员的技术职称和工作实绩制定不同的审计技术津贴,提高审计人员加强业务学习,参加审计职称考试的积极性。

  其次,不断拓展审计人员的职业技能。面对给定的审计材料,要具备高度的职业敏感,迅速找到切入点,从蛛丝马迹中发现问题;然后发挥自己敏锐的洞察力,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着眼点,取得有效判断问题正误的依据,进一步解决问题;对自己的判断从微观层面进行甄别,从宏观层面进行深入剖析,做到对问题的准确处理,提出有价值的建议和意见,这需要高度的综合判断能力。所以,审计人员应具备高度的职业敏感、敏锐的洞察力,较强的综合判断能力。这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具备的,需要长期知识的学习和长时间实践经验的积累。

  审计部门应加大审计经费的投入,满足全过程跟踪审计人员岗位培训、后续教育、审计技术及审计经验交流等经费的需要,以提高全过程跟踪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的应用对全过程跟踪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审计部门应花大力气对全过程跟踪审计人员进行培训,努力提高现有审计人员运用计算机审计的能力。同时,审计部门应引进既懂审计又懂计算机的专业型人才,全面推行以运用计算机管理为特征的现场审计,把信息化的最新成果引入全过程跟踪审计领域。

  四、结论

  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作为一种新型的审计模式,还存在着一些不成熟的地方,需要对其不断的研究和探索,使其不断的完善和提高,最终步入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轨道。通过上述措施,可以保证优化的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流程得到有效地实施,提高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效率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