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调查报告
食品安全问题如今已经频繁地挑动民众容忍度的底线,下面是云范文搜集整理的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调查报告,欢迎阅读查看。
篇一: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调查报告
摘要: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文化饮食多样化,食品安全成为人们关注的重中之重。特别是近几年,国内屡次出现公共食品安全事件,列如前不久出现广东米粉厂的工人不穿鞋子在满地米粉的加工厂里走来走去,这些食品安全事件次次牵动人们敏感的神经,消费者对国内食品安全的信任急剧下降,食品安全问题以致被推倒舆论的风口浪尖。针对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我进行了本次调查,对相关食品安全问题进行研究分析。
调查地点:校园、图书馆
调查内容:大学生对食品安全的认知
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
调查目的:了解大学生对食品安全的看法
调查结果:
我选了几个比较有意义的问题且有必要研究的调查题目进行相关数据分析。
1. 您对食品安全关注吗?( )
A 关注 B 一般 C 无所谓 D 不关注这题有60%的大学生选择了B,表明大部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存在一定认识,但并不完全理解。
6.当您买到劣质的不合格产品时,您会( )A 扔掉,自认倒霉
B 找商家要求退换
C 直接联系销售厂家
D 找媒体进行曝光
E 找相关部门投诉
这题有75%的消费者选择了A,由此可见,大部分消费者在发现食品安全问题后普遍不愿追究,那这又是为什么?下一题显然是一个很好的理由。
7.您对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后向有关部门投诉结果是否满意?( )A 满意 B 比较满意 C 一般 D 不太满意 E 很不满意这题有80%的消费者选择D,食品安全有关部门对投诉举报处理不及时,导致消费者不愿再投诉,从而降低对食品安全的意识。
分析:通过对上述三个问题的调查报告,我们可以清晰的了解到大部分调查对象对我国的食品卫生状况普遍不太满意。只有少数人对食品安全满意,绝大多数人持悲观态度,由此可见,我国食品安全仍存在问题,大家对食品安全还是没有信心。这些问题反映出来市场监管不力,市场秩序比较混乱,消费者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或者说消费者对商品没有应有的知情权。特别第六个问题深刻地映射出食品安全环节中非常薄弱的环节消费者本身。当遇到消费权益受到损坏,你会如何去维护自己的权益呢?显然绝大部分调查对象都没有选择法律途径去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而是选择忍气吞声,或者自认倒霉。这凸显的是大家对法律意识的淡薄,也说明社会消费者保护体系不够完善,消费者求助无门。 3一、 食品安全的含义
食品安全(food safety)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食品安全是“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
食品安全的含义有三个层次: 第一层
食品数量安全:即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够生产民族基本生存所需的膳食需要。要求人们既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生存生活所需要的基本食品。 第二层食品质量安全:指提供的食品在营养,卫生方面满足和保障人群的健康需要,食品质量安全涉及食物的污染、是否有毒,添加剂是否违规超标、标签是否规范等问题,需要在食品受到污染界限之前采取措施,预防食品的污染和遭遇主要危害因素侵袭。 第三层食品可持续安全:这是从发展角度要求食品的获取需要注重生态环境的良好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可持续。
二、 近年来国内的食品安全现状
食品安全问题如今已经频繁地挑动民众容忍度的底线,同时也给民众上了一堂堂生动的化学课:
从大米里,我们认识了石蜡;从火腿里,我们认识了敌敌畏;从咸鸭蛋、辣椒酱里,我们认识了苏丹红;从火锅里,我们认识了;从牛奶里,我们认识了三聚氰胺。就在稍早前“吃老酸奶和果冻等于吃破皮鞋”的争议还没平息,如今又爆出药用胶囊事件再陷工业明胶门事件,让人无言以对。中国的食品和药品安全问题究竟怎么了?谁该为此而深刻反醒? 谁该为药品和食品安全问题负责?
首先,我们从历次屡见不鲜的染色馒头、陈馅月饼、问题奶粉、地沟油的报道来看,那些从事着假冒伪劣食品、药品生产的人,既不会因为作恶而良心受到遣责,也不怕被抓了而受到惩罚。为了压低成本,多赚快钱,他们把人类社会最基本的道德底线抛在脑后,他们在人性的黑洞中越陷越深,为一已之私利,不惜以别人的生命健康为代价,把伤天害理的黑色产业越做越大。如今生产假冒伪劣食品、药品已是业内人士皆知的秘密,只是偶尔被媒体曝光而已。长此以往,不仅是中国人的生命健康受到严重损害,而且会造成社会的价值观受到严重的扭曲。
再次,监管部门为何失职失责到这种程度?黑心商家固然可恶,但是监管不力也难逃重责。这些年来,食品安全和医药安全问题发生得还少吗?而即使被媒体曝光后,主要当事人也没见到受到什么处罚,如三鹿奶粉事件,只是煞有介事免了几个小喽,可一转眼他们都又悄然复出,有的还升了官,如果监管部门不作为或少作为,不把好食品和药品的安全关,民众只能徒唤奈何。更有疯刺意味的是:即将出征伦敦奥运会的中国健儿被告知,只能吃食堂特供食品,不要去外面饭店吃饭,怕因食品安全问题影响健儿们的身体,进而影响奥运比赛成绩。
商业和农业的发展满足了社会对食品及原料量的需求,同时消费者对自身健康关注的加强,也映射在了对食品安全要求的更加严格上。近年来一连串严重威胁食品安全的事件,一件比一件牵涉面广,一件比一件触目惊心。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有机食品等等,已经倡导了多年,也呼喊了多年,但是问题食品却连连作乱,愈演愈烈,难道“绿色”、“无公害”、“有机”只是忽悠民众的概念幌子? 在网上流传着这样一个段子:“早上起来喝一杯三聚氰胺毒牛奶,来两根地沟油炸的洗衣粉油条,吃两个硫磺熏的毒馒头,夹着一根瘦肉精猪肉火腿,切一个苏丹红咸鸭蛋,来两口膨化粉做的面包,中午买条避孕药鱼,尿素豆芽,膨大西红柿,石膏豆腐,毒生姜,再买点牛肉膏牛肉炖点膨大西红柿,开瓶甲醇勾兑酒,吃个增白剂加硫磺馒头。”这个戏谑味儿十足段子形象的描述了近年来我国的公共食品安全事件。我们吃惊的是,问题食品已经渗入的范围竟如此之大;我们担忧的是,到底还有什么是可以放心食用的。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体制取代了计划经济体制,人们一下子被面前过热的经济形势冲昏了头脑,个个摩拳擦掌,纷纷涌入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黑心商贩、企业一味地追求利润最大化完全不顾他人的利益,昧着良心去钻法律空子,甚至采取欺诈行为,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主要表现为见利忘义、掺假、滥用添加剂,甚至用工业原料生产假冒伪劣食品。所以地沟油出现在我们的餐桌上并不是偶然的,因为当代社会已经严重缺乏诚信道德,尤其是食品行业,无论是像三鹿那样的大企业,还是如地沟油加工点那样的小作坊,它们都是为了追逐利益而不顾消费者的死活,他们连婴幼儿都不放过,这样的商人难道还有人性道德吗?
三、 对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思考:
(一) 诚信道德的缺失
诚信道德虽然是我们的传统商业道德,但屡屡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使我们正面临着诚信道德的危机,它已经严重影响了我们的正常生活和经济的有序发展。一直以来,在传统的诚信道德教育中,我们单纯的把诚信道德教育上升到精神层面,使其理论化、简单化,因而忽视了每一个人要对其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负责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的物质文明建设取得了较大成就,但诚信道德建设始终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缺乏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诚信道德体系。因而,无论是个人,还是各级企业,都不甚明白他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具有什么样的诚信道德准则。没有完善的诚信道德标准,缺乏强烈的诚信道德意识,他们必然会失去行为的规范,做出一些违背诚信道德的事来。
(二) 法制不健全、执法不严
与西方一些国家相比,我国的法律法规还不太健全。近些年来,虽然我国在市场经济立法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是还不够具体和完善,特别是对于社会诚信道德方面的打击、惩处力度不够,使得失信者钻了空子,敢于违法。另一方面,执法人员“执法不严、违法不究”,个别地方、个别部门为了自身的利益和面子,对查出的有问题的食品大开便门。他们的放纵使得法律的强制力和约束力在市场交易中无从表现,这对那些失信者来说形成了一种变相的鼓励,更加促使他们为所欲为。这是对法律尊严的严重藐视。
(三) 质量安全体系不完善
食品安全与否,必须进行标准量化,并且按标准强制执行。我国食品检测设备虽然多,但大多为小型和常规设备,自动化和精密度较低,大都还处在20世纪70、80年代的水平,仪器设备和检验能力与国外同类质检机构相比,有相当大的差距,有资料描述:“中国食品安全标准目前采用国际标准的比例仅为23%,而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英法德国家农业出产品采用国际标准已达到80%以上”,所以国家必须加强质量安全体系的建设。
四、 确保食品安全的措施
(一) 加强诚信道德教育
诚实守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史上有名的晋商更是诚信的典范。加强诚信道德教育非常重要,尤其是在食品安全问题上。诚信道德教育必须从孩子抓起、从企业的个人抓起、从政府官员抓起。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诚信是经济发展的基石。企业管理者应对员工定期进行诚信道德教育,开展一些诚信道德评比活动,鼓励诚实,奖励诚信,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诚信道德氛围。政府官员的诚信是社会诚信的基础和源头,是进行社会诚信道德教育的关键,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深受老百姓的关注。因此,加强诚信道德教育,政府官员必须率先示范,起模范带头作用。
(二) 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首先,监管部门应当督促企业依法依规生产安 6全食品,同时对生产、销售过程中存在的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查处,通过提高违法成本的手段达到震慑违法的目的,以维护法律的尊严,从而保证食品质量安全。其次,要建立一支强有力的监管队伍,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只有队伍建设到位,才能做好监管工作。再次,要强化责任追究。责任追究是保证监管到位的有效手段,不作为以及乱作为都要依法依规进行责任追究,因失职、渎职行为而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行政责任直至刑事责任。但在已经形成责任追究机制的氛围下,还应该形成必要的激励机制,这样更有利于团队的稳定发展,才能保证团队的高效率运行。
(三) 完善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建设
要确保食品质量应做好以下几点:强化地方政府负总责的责任;完善综合协调体系机制,在行政层面步调一致;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体系建设,统一监测内容和评估结果;加强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建设,统一制定发布标准;加强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强化组织查处;加强食品安全信息工作,推动信息共享和统一发布;继续深入开展食品安全综合治理;完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四) 必须强化舆论和社会监督作用
食品生产点多面广,监管难度大,单靠监管部门一己之力难以取得满意的效果,因此,必须依靠舆论和社会监督的力量齐抓共管。
一是强化舆论监督。从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媒体的监督对确保食品安全行之有效。新闻媒体信息来源广泛,能及时发现许多监管部门没有发现的问题。但由于食品安全问题专业性强,新闻记者对此了解不一定全面,因此要正确引导媒体正常的舆论监督,避免过度炒作,特别是避免随意使用“有毒、致癌”等字眼,造成不必要的社会恐慌。
二是积极受理消费投诉。消费者投诉是发现问题的有效渠道,对许多质量安全问题,消费者往往是第一发现人,如阜阳奶粉事件中,如果接到“大头娃娃”投诉的工作人员工作认真一点,处置更恰当一些,这起食品安全事故造成的危害就可能小得多。因此,作为监管部门应当积极处理消费者投诉,对消费者投诉的内容及时分析和整理,对投诉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置,避免造成更大的食品安全事故。 三是强化行业协会的作用。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对于食品中存在的问题,同行业的企业情况最清楚,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自律作用,强化行业内部监管,避免行业“潜规则”的出现。
五、大力宣扬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1)政府部门应该加强社会主义道德、诚信、公德的宣传教育,加强社会信用、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的建设,形成诚实、诚信的社会氛围,促进社会和谐,构建和谐社会。并且做好对企业行为的监督,确保企业的商业活动符合法律规定,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
(2)利用一切新闻媒体加大食品安全重要性的宣传,强化人们对食品卫生的安全意识,教育人们爱好环境、珍惜生命,提高全民素质。
(3)就个人、个体而言,应以生命利益出发,自觉提高食品安全意识,积极发现和举报企业的非法行为,充分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六、对消费者的建议:
(1)建议广大消费者在购买食物时要检查生产日期、生产厂家、保质期等基本说明。
(2)当遇到被欺诈、购买了不合格产品等情况时,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和新闻媒体来揭发不法商贩,从而维护自身利益。
(3)建议购买有国家食品安检合格标志的食品,不贪图小便宜而购买一些廉价的劣质食品。
(4)一经发现制假售假的违法行为,要及时上报,联合政府的力量对其进行制止和清除。
(5)要掌握一些有关食品安全的知识。
最后,作为大学生首先要自身通过学习食品安全知识手册 《食品安全应急指南》、《食品安全知识读本》等书籍多了解国家对食品安全出台的一些政策 。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宣传,可以以志愿者的身份与当地食品药品质量监督局组织一些活动,发放宣传页。通过义务宣传让广大群众多了解国家对于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因为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宣传教育体制离不开全民的共同参与的。大学生在宣传活动中得到了锻炼,享受团队协作的乐趣, 更重要的是为大众普及了食品安全知识,提高了自身的保健意识,同时也促进国家食品安全防治事业的发展,以实际行动参与绿色中国的建设。
篇二: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当今世界,食品不安全的风险源不断增加,人们对食品不安全风险的认识逐步提高。尤其是现代农业生产对化学投入物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极端气候频繁出现,污染物不断增多,都使食品不安全风险上升。我国食品加工业和餐饮业多数为小作坊、小企业。他们对食品卫生安全比较漠视,往往又在政府监管之外。因此,关注食品安全,人人有责。通过对食品安全的调查,关注食品安全,开展食品安全的知识宣传,加强人们对食品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健全食品质量监督体系,逐步改善食品安全严峻的现状。
二、调查方法、时间、对象
调查方法:通过对内乡县下各乡镇的的农贸市场的实地考察,食品加工企业生产环节的参观调查,发出问卷调查调查人们对食品安全的了解。问卷回收率90%。
调查时间:20**年8月10日至20**年8月21日
调查对象:农贸市场小贩,食品加工厂,普通消费群众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根据调查显示,我县17.8%的居民民对食品安全状况表示放心,62.2%表示部分品种不放心;84.1%的市民在采购食品过程中最关注的是食品安全性;48.6%的市民认为食品安全最大的隐患在生产加工环节,27.3%认为在餐饮消费环节,18.8%认为在流通环节。可见,虽然近几年在食品安全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市民对食品安全还不是很放心,食品安全总体形势仍比较严峻,食品安全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食品安全问题仍较突出
经过政府的规范和整治,食品案件多发的势头得到了遏制,但我县食品安全隐患和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一是初级农产品(水产品)源头污染仍然严重。工业“三废’和城乡垃圾污染以及水体严重劣化,致使农产品受到重金属和有毒物质污染的问题仍不容忽视,有些化工厂还建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的附近,容易造成附近水域和土壤的工业污染,群众反响比较强烈。同时由于尚未形成对农业生产者有约束力的科学用药和安全用药制度,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和使用时间随意性较大,不到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就采收上市现象尚有存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仍需引起高度重视。二是食品生产单位多为家庭作坊式经营,具有多、小、散的特点,质量保证体系不健全,部分生产单位的生产原料和卫生条件无法保障,添加剂滥用使得食品安全存有重大隐患。据权威显示,有关部门上半年检测显示,糕点类产品抽检合格率只有40%;豆制品合格率极低,有较大安全隐患,第一季度全区抽检豆制品10批次,合格率为0。三是流通环节经营秩序不够规范,经销农产品和食品的集贸市场、企业、个体户大多缺乏必要的设施和规范的管理,出售过期或变质食品现象仍有发生。四是消费领域城乡差异大,各种整治活动主要集中在城区开展,而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力量相对薄弱,致使大量假劣食品流向农村,农村食品安全形势令人堪忧。同时餐饮业还存在餐具消毒不彻底、熟食操作不规范、流动摊点监管难等问题。
(二)食品安全监管合力还需增强
由于现行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还不完善,难以保障食品安全执法工作。食品安全监管队伍建设滞后,人员缺乏,难以适应食品安全监管的实际需要;食品安全监管环节众多,涉及的主管部门有农林、渔业、工商、贸粮、卫生、质技监、食药监等单位,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也不够完善,容易造成多头管理或监管不力现象,致使有些问题监管难以到位,影响了食品安全执法工作。
(三)食品安全基础设施薄弱
食品安全监测量多面广,但技术检测工作滞后,食品检测设备相对不足,检测力量跟不上检测需求。政府财政投入不足,执法装备和检测设施比较匮乏。另外,食品安全信息来源不足,食品市场是一个很大的市场,涉及的种类繁多,单靠单个部门的例行抽查,很难全面控制当前市场的所有食品质量。社会举报、投诉和村居食品安全协管员制度是一个信息来源的途径,但是当前食品类的举报和投诉较少,协管员受知识水平和工作精力限制所反馈的信息也比较有限,况且所投诉、举报和反映的问题多数已成后果、造成危害,只能事后算账,难以做到事前把关。
(四)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一些农民对于农药残留问题认识不够,群众识别假劣食品能力较低,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对于食品安全事件,消费者一方面存在麻痹思想,对有些危害性估计不足,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另一方面又受生活条件等多方面因素制约,有些无可奈何,抱着听之任之的态度。另外,由于经济、文化知识等方面的原因,不少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知识了解不多,特别是不少“新路桥人”购买食品时大多只看价钱,一味要求价廉而忽视物美,一些价低质次的食品成为主打食品,甚至成为部分儿童手中的美味。
四、改善食品安全的建议
(一)要全面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加强食品不安全源危害健康的宣传;强化信息披露管理,由合法的机构定期公布食品安全状况,及时提示消费者应注意的食品不安全风险源,在全社会形成良好风气,坚决杜绝消费高风险食品,科学对待食品不安全的恶性事件。
(二)要增强食品不安全风险意识。必须开展食品安全的风险评估,尤其要加强对一些高风险的食品消费进行评估。高污染地区生产的农产品、小作坊加工的食品、地摊经营的食品等应成为评估的重点。
(三)要引入市场机制,让食品安全的风险状况成为影响食品需求及其价格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食品安全具有隐蔽性。为引起食品生产者重视食品安全性,需要加强认证工作,建立可追溯制度,做好日常监测,及时公示信息,发挥品牌效应,便于消费者辨别。当消费者把安全性作为食品需求的优先决策因素时,政府监管、食品生产和消费三者之间就形成了推进食品安全保障水平不断提升的良性循环机制。